近日,“满族文化工艺品研发项目成果品鉴会”在黑龙江大学举行。古朴的东北满族民俗泥塑群、圆润温雅的满族民俗储物罐、精美神秘的萨满扎染和萨满绣毯,承载着北方少数民族满族历史文化的工艺品,散发着满族文化*特的艺术魅力。
外秀内慧的精美工艺充满浓郁“满”风
走进展示厅,映入眼帘的是一组生动活泼的东北满族民俗泥塑群。这组泥塑身着满族传统服饰,神情憨态可掬,展现的是满族的民间生活场景。泥塑原料选自东北地产泥土,手工塑形雕饰,煅烧着色,显现出浓厚的北方特色。
陶瓷**工艺复杂,先刻后烧,因成品率低而备显稀有。史料记载,康熙时烧制过一组瓷印,现已佚失。仅雍正瓷印得以保存,弥足珍贵。在展厅,记者见到了有着满族之风的陶瓷**,以及一枚书画印玺。
选用东北特有泥土调配,手工制作,高温烧制的满族民俗储物用品――彩色储物罐,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低调的奢华。这些储物罐不仅手感细腻柔滑,触之有丝绸之感,于灯下细赏,光泽温润如玉。据介绍,这些储物罐不单是供欣赏的工艺品,打开盖子里面便可放置茶叶、干果、粮食等,**是实用的小物件。
许多工艺品蕴含着特殊的寓意。一款***植物染色柞蚕蚕丝巾,图案源自清代满工手绘百花图,呈禄喜、繁荣之祥瑞,其染料源自东北特有植物,染蓝的染草具有杀菌解毒、止血消肿的功效,染黄色的艾草,具有趋吉避凶的护身能力,这些兼具药草与染料身份的植物,具有收藏、**双重价值。
此外,萨满轧染、萨满乱秀挂毯、满文*漆印封、满文竹筒、金源铜坐龙等工艺品,也让人过目难忘。
师生组合联袂打拼****
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学院教师白莉莉自豪地告诉记者,这些琳琅满目的工艺品,都是由黑大满族文化工艺品研发项目小组经过实地调研、满族信息采集、文献资料采集、**咨询后,成立满族文化工艺品实验室,自行设计**及创新性加工完成的。
她说,黑龙江省是满族文化的“龙兴之地”,一直以来,带有满族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几乎是市场空白。2002年,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学院的教师们对满族工艺品市场进行调查,发现大有可为,于是将此作为课题研发项目。
10余年间,研发项目小组以黑龙江大学满语研究和艺术设计学科专业为依托,以满族民族文化为平台,运用各种专业艺术手法进行二次设计和创作,制作历史与文化特色相结合的满族文化工艺品。今天看到的工艺品,就是他们部分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。
说起研发历程,白莉莉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插曲。起初学生们对这一项目并不感冒,几乎是在教师们的“强制”下开始的。然而,等到出来的作品拿到各个展会被*购一空时,学生们受到了极大的震撼,不由自主地“爱”上了这“行”。许多学生毕业后正式迈入这一行,如今已小有成就。
风生水起商业价值潜力*大
研发小组亲手“塑”出的这些满族文化工艺品,在大赛上,在展会上,备受青睐。
龙江陶瓷储物罐系列,在第七届·龙江**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会创新产品设计大赛中获金奖,满族植物染色柞蚕丝巾饰品系列获*佳创意奖。在几届沈阳文博会上,他们的工艺品都在开展不久就被*购一空。有两位观众为一面萨满鼓争得面红耳赤。在展会露脸后,他们都会接到更多的订单。许多客户把这些满族工艺品当作*特的工艺礼品。
目前,项目小组研发团队,收集查阅各种影音文字资料近百册,形成调研文字报告3万字、采集图片录像6G、样品采集 27件。课题组将根据前期试验进行小量生产并进行中期展示,举行**会,探索*具有市场潜力的满族文化工艺品,并试行市场化运作,结合市场转化效果,*终形成产业化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项目研究整体模式。
免责声明:内容来源于网络,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、真实性和准确性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,我们核对情况属实,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。[删除申请]
温馨提醒:创业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,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、多了解,降低创业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