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Apple投资蓝宝石制造商GTAdvanced说明,蓝宝石在Apple未来的供应链中将占很重要的地位,以致于不得不通过结盟的方式来**供给。
Apple投资蓝宝石制造商GTAdvanced说明,蓝宝石在Apple未来的供应链中将占很重要的地位,以致于不得不通过结盟的方式来**供给。人们对这一消息也进行了很多解读,目前,苹果在iPhone的摄像头以及Home键上有应用,有观点认为苹果将用蓝宝石代替大猩猩玻璃。
蓝宝石的优点十分明显,GTAdvanced官方的一份PDF详述了蓝宝石的优势,它的硬度仅次于钻石,是康宁大猩猩玻璃的3-4倍,且可以做到更薄。使用玻璃屏的智能手机**年刮花的概率达12%,很影响美观,蓝宝石不会有这种问题。
假如把蓝宝石应用于手机触摸屏之上,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创新,由此带来的提升是手机机身变薄,且防刮,哪怕用了一年都光亮如新,繁荣的贴膜市场要悲剧了。但这可能是消费者的一厢情愿,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面临,苹果更有可能把蓝宝石应用于iWatch上。
了解苹果供应链的人都知道,苹果的方式是布局早,投资大,喜欢垄断一个供应部件,由此造成其供应链体系十分封闭,任何部件的更换需要深思熟虑,提早布局。而把玻璃换成蓝宝石,如此重大的更换必须经过长期的验证、测试。
而蓝宝石应用于屏幕上的生产制造也有很大的问题,目前蓝宝石仅应用于Vertu等**手机上,可想而知这类产品产量极少,且iPhone对技术指标要求更高,把这样小众市场的部件应用于**出货**的iPhone上,技术上要解决很多问题。
另外,成本也是一个重要因素,由于硬度高,对加工器材损耗大,导致成本**不下,这也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因素。其单价是大猩猩玻璃的3-4倍,通常应用于**手机,Vertu那款蓝宝石屏幕手机售价3000美元。
从苹果已有使用蓝宝石的逻辑来看,防刮摄像头、防刮指纹识别,都是充分发挥其硬度高的优点。屏幕防刮的意义多大?或许真的没想象的那么大,甚至对于厂商来说,这会削弱用户购买新品的冲动。
苹果的iWatch更有可能使用蓝宝石,结合已经在iPhone5s上“测试”过的touchid,通过触摸解决了身份验证和部分输入问题。对于屏幕小、输入困难的智能手表来说,touchid的意义更大,为了**其准确性,蓝宝石就不可或缺了。
同时,可穿戴设备对美观的追求毕竟不同于智能手机,与时尚跨界必须要**美观度,那么它防刮的意义就大得多。
另外,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也能看出端倪,苹果的注资是从2015年开始,持续5年,即这是一个未来5-6年的计划。日渐成熟的智能手机已经赶不上了,机会留给下一波蠢蠢欲动的浪潮。智能手表是一个即将**的市场,苹果的投资向来是着眼于未来。手表使用蓝宝石的工艺十分成熟,大规模生产问题不大。
苹果通过注资来与供应商结盟,这是其惯用的供应链管理手段,很明显,未来5、6年,蓝宝石将会是苹果新品**关键的部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