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饰品至今仍然璀璨夺目熠熠生辉

2014-05-28来源 : 互联网

摘要:金、银、铜是从古至今使用得*广泛的三种贵金属,古籍和俗语中的“金银财宝”,都是将金放在*位,其次便是银,然后才是其他财宝。

金、银、铜是从古至今使用得*广泛的三种贵金属,古籍和俗语中的“金银财宝”,都是将金放在*位,其次便是银,然后才是其他财宝。因此,在人们的心目中,银是相当贵重的。人们对银饰*爱,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,无论是农民还是社会名流,他们对银饰的感情似乎也已经超过了银饰本身的价值。以至于让这种特殊的金属得以发扬光大、源远流长,绵延了数千年的历史,而至今仍然璀璨夺目,熠熠生辉。

璀璨的曲靖明清银饰

“我出东门游,邂逅承清尘。思君即幽房,侍寝执衣巾。时无桑中契,迫此路侧人。我既媚君姿,君亦悦我颜。何以致拳拳?绾臂双金环。何以道殷勤?约指一双银……”魏晋时期繁钦的《定情诗》,将缱绻浓情寄于金银璀璨的定情信物之上,令人满目生姿。金银饰品,特别是银饰,用*饰美化自己,是人类较早的艺术活动,古代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,配带银饰可以辟邪。这也是银饰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。曲靖人的银饰历史源远流长,可以追溯上千年的历史。

悠久的历史

檀萃在《滇海虞衡志》分析认为:“中国银子尽出于滇……昔滇银盛时,内则昭通之乐马,外则永昌之茂隆,岁出不赀,故南中富足,且利及**。”

宋应星曾经说:八个省所产的银子还不足云南的一半。明中云南银矿已经成为*重要的银矿,弘*十七年(1504年)云南的银课达到了31900余两,这也是明朝在那一年全部银课的数额。

从汉代起云南就盛产白银,元代天历元年(1328年)云南的课银量36780两是全国课银量77560两的47%,清康熙年间,云南银厂达19家之多,课银税额长期居全国*位。有这些记载,云南人可以底气十足地把自己的家乡叫做“银南”。至于银饰的打造,则是从五代十国时兴盛起来的,许多关于“六昭”从隋朝时就把滇、闽、黔一带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称为“六昭”的正史和野史都提到,当地人为银税斗争和以银饰作贡品的记载。

曲靖自古除了产铜,就是产银。今天,我们还能够从曲靖许多地名里看出所隐含的银矿开发历史。富源县后所镇有银厂沟,宣威市阿都乡、倘塘镇有银厂村、银厂沟、打银厂;沾益德泽乡有银厂沟,会泽县娜姑、鲁纳乡有银厂村、银厂沟、银厂坡。

曲靖市罗平县北部的富乐是一个山区的小镇,*早的地名叫“卑浙”,布依族语,大致是汉语“好”的意思。为什么好呢,因为明末清初这里被叫“窝银厂”,在当地的方言里,“窝”就是“藏”的意思,这里深不可测的地方曾经秘密地藏着银子。

数**后的今天,我们在这个藏宝之地,仍然可以看到块择河两岸峭壁下有不少人工开挖的大洞,那就是当年开采银矿遗留下来的痕迹了。

精致的工艺

曲靖银饰的制作工艺,据资料记载,*常见有三种:**是浇铸成型,錾刻细部。明代的银饰品中,有相当部分是浇铸、錾刻结合制成的。第二是以锤碟为主,使用这种工艺的曲靖银饰*多。第三是花丝工艺加镶嵌、点翠或珐琅。

浇铸成型,錾刻细部。铸造来自青铜工艺,唐代以后,在金银器饰上使用得越来越少,但在云南却延续得更长。曲靖的明代银饰中,有相当部分是浇铸、錾刻结合制成的。錾刻要使用各种形状的钢錾子,用小锤将纹饰錾刻在坯料的表面或背面。錾花工艺有阳錾、阴錾、平整、镂空等数种。

锤碟为主。使用这种工艺的曲靖银饰很多,有的是单件锤碟成型。再锤出细部与纹饰;有的是锤碟之后焊接成型;还有的是锤碟之后以银环银链连接成整件饰品;一些立雕、圆雕造型的银饰,也是锤碟之后再焊接成的。

花丝工艺加镶嵌、点翠或珐琅。用银丝纺织、堆垒、掐花、攒焊,做成各种平面或立体的图案纹饰,统称为花丝工艺。它可以用较少银料制成较大体积的饰品,并且十分精致玲珑。花丝工艺往往同时使用镶嵌、镀金、点翠或珐琅等工艺,清代的云南银饰中有许多这类饰品。珐琅彩银饰品又叫“银烧蓝”,对曲靖人是很值得介绍的工艺,至今罗平、富源一代还有艺人在加工。许多曲靖人也许都还记得,在儿时逛街时,经常能够看到一些曲靖本地人,特别是农村妇女,手上戴的戒指,头发上别的簪子,腰上系着围腰的缀饰,都是用一种白色金属做的,这种白色金属很特别,因为是饰品,一看就知道是银的。但是这些银饰往往上面还有一层宝蓝色的珐琅物质,非常鲜艳,这就是曲靖人自己制作的银饰品“银烧蓝”。

曲靖银饰也有镶嵌宝石的,所使用的材料,有白玉、碧玉、黄玉、翡翠、绿松石、孔雀石、玛瑙、琥珀、水晶、珍珠、象牙、麂牙等十余种。

据资料记载,要打制银饰,大致要经过化银、铸料、成型、錾花、焊接、清洗的工艺流程。*先是要将银料熔化,然后再制作成条、片和丝等零件。多数的作坊中均有专门的木炭炉,*力较猛,加之是用风箱送氧,坩埚中的银料能够很快熔化,而后将其倒入石槽铸造成条状,冷却后方可加工。而走方的匠人在熔化银料时,先将碎银子放在小坩埚内,放入少量的硼砂粉搁在架子上,下置一油灯,匠人将油灯点燃后,手持一根铜吹管,用力吹*,直到坩埚中的银子熔化成液状。将银液倒入一铁槽内,一会儿即凝结成银条。等银条**冷却后,便可用钳子夹着银条在铁砧上打成片状或是拉成细条状待用。

当银片和细银条准备好一定数量时,艺人便依据主人所要求的花样,对银片和银条作进一步的加工,使之具备银饰零件的基本形状。一种方法是将花样稿用墨画在银片上,接着使用不同形状的钻子凿出花纹,或是将银片或银条放在铁质模具中,用锤子直接打制出有凹凸的花纹,这样打制出来的银饰片花纹略粗一些。还有一种方法是将银片放在锡制阴阳模中锤出凹凸面,然后将银模片用松香粘贴在木板上,用大小不一的“雕花錾”按图案的纹理进行击打,可制作出较为精细的银饰片来。银丝通常是由细银条拉制成的,细而匀称,也有打制的,多异形,用作特殊用途。单丝多用作边缘线,复丝则用两根以上的银丝搓成麻花状。所有的零件加工完成后,即放在硼酸水中浸泡,然后按花样的样式摆好在*砖上,在焊接部位洒上焊药,点上油灯,用吹管将*焰吹到焊接部位,当垫在下面的*砖由黑变白时,即焊接完毕。这时,用锉子略作修整后,放入白矾水中煮白,再用布擦至发亮即告完成。

精美的饰品

曲靖少数民族众多,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市115个乡镇都有分布,其中彝、回、壮、布依、苗、水、瑶7个世居少数民族相对聚居在全市8个民族乡、99个民族村委会和565个民族自然村。他们的习俗文化复杂,民间有“无银不成饰”的说法。少数民族地区每逢大集,女人和孩子们都会像在节日里一样,佩戴上各种带有浓郁的本民族特色的饰品。在这些饰品中,银饰很明显地占着主导地位。银饰种类很多:帽饰、包头饰、头花、耳环、项链、各种胸饰、肩帔、手镯、手链、戒指、腰带,各种银泡、银铃、银币和脚镯等数十种。*具有表现力的是锁片、帽花、肚兜扣。

这些饰品往往有着丰富的图案,有和合二仙、暗八仙、芝草兰花、麒麟送子、吉祥文字等等,表现了对和美、诸神保佑、如意、多子多福、吉祥的祈愿!

银饰品的题材分为人物的“八仙”、“寿星”、“麒麟送子”、“刘海戏金蟾”等;戏曲故事,少数民族的英雄故事;动物的龙、凤、麒麟、貔貅、狮子、蝴蝶、五毒、十二生肖等;植物的牡丹、兰草、梅花、海棠、寿桃、石榴、柿子、花生等多种花卉,瓜果及一些不知名的花草。吉祥图案有“八吉”、“八宝”、“三多图”、“鹤寿图”、“福寿图”、“福禄祯祥”、“猿猴盗桃”、“鱼跃龙门”和多种形式的吉祥文字。民间银饰品的型制及图案的创意是很自由的,尤其是明清时代,而匠人们随心所欲却又精到入微的创造,则使得当时的银饰艺术达到了相当的高度。

在曲靖曾经见到几件非常精美的银饰,一件是“虎爪银链”,一件是“琥珀银三式”,另外一件是“镏金挂饰”。

“虎爪银链”是明清时期挂在妇女身上辟邪用的,材料为虎爪和银饰。明清时期想必曲靖是有老虎的,猎人打到老虎后将爪切下,*饰店专门收购制成此物。因虎为森林之王,百兽嗅其气味便远远躲开,虎爪沾有虎气,戴上它便有驱除恶兽的作用。这件东西年份大约是在清代,从爪身上的老纹就可看出它的历史悠久了。虎骨还有驱风解挛的药物作用,据说若人食物被卡喉咙,只需用这“虎爪银链”抓抓喉咙,卡在喉咙里的异物就会化掉。“虎爪银链”传了好多代了,据说只传长媳,是一只蝴蝶,边上包着两只虎爪,也就是老虎的指甲的吊坠。和现在的工艺不太一样,银子个头不大。

“琥珀银三式”为清末富裕人家流行使用的银三式,由纯银打造而成,上面的宝石为琥珀,琥珀里面有一只飞虫,虽然体积不大但成色不错,三条银链上挂的是挖耳勺、镊子和牙签,均为纯银制品,做工极为精细。这款“琥珀银三式”拉丝银饰是纯手工的,如今已拉不出如此精美细密的纹路,纵使电脑操作,拉丝的精细度是达到了,灵动的张力和气质也无法仿制。

“镏金挂饰”采用银镏金工艺。古代,很多手镯、头簪、银梳上,都喜欢镏上一层薄薄的金箔,使银饰在素朴之外,恰到好处地多了几分华贵之气。这是一件两只蝴蝶坠四个寿桃的造型。整条链子都包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箔,既遮盖了对接的痕迹,又有装饰之美。要在两只蝴蝶坠、四个寿桃及银链上镶上金箔,这需要何等的精细的工艺啊!上面的雕刻栩栩如生,做工之精细美观,令人叹为观止。

联系电话:023-62873158      地址: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-1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渝B2-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-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

Copyright©2004-2021 3158.CN.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: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