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青铜食器

2014-05-29来源 : 互联网

我们现在用的餐具一般都是瓷的,但是在中国古代还没有出现瓷器的时候,人们又是用什么来作为食器的呢?

1、鼎:一般为圆腹,立耳,三足,少数为方形,四足,鼎耳可以穿杠或搭钩。鼎原系人类**的一种烹饪器,是用来煮肉的。目前见到的*早实物,有河北安磁山,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制钵形鼎,盆形鼎,其时代为公元前五六千年。奴隶社会鼎成为*重要的礼器,不同的鼎有不同的用场,从而形成了一套用鼎制度。鼎有三类:一是镬鼎,系用以煮牲及鱼,腊的大鼎。**的司母戊鼎便是镬鼎的代表。第二类鼎是设食鼎,说曰正鼎,有的学者命名为升鼎,其主要功能用,是盛放镬鼎煮熟的肉食。第三类鼎是羞鼎,又称陪鼎。它是用牲及禽兽肉为主料制作而成的。镬肉及盛到正鼎内的肉是无滋味的,所以食用时还需要以羞鼎内的羞味调和裹汁。统*者地位越高,用鼎规格就越高。在鼎的形制方面,晚商周初大体近似。西周晚期至春秋,多为圆底、附耳、蹄足。晋国**创制新款式的铜器。春秋晚期鼎式的多样化。战国中期以后,普遍兴用素面附耳鼎,直至秦汉。

2、鬲(li4):【說文】鼎屬,實五觳,斗二升曰觳。【爾雅·釋器】鼎款足謂之鬲。【註】鼎曲脚也。【疏】款,闊也。謂鼎足相去疎闊者名鬲。【前漢·郊祀志】其空足曰鬲。【註】蘇林曰:足中空不實者,名曰鬲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鍑,吳揚之閒謂之鬲。

圆颈大口,三足与腹连为一体,称为袋足,或称款足。这种结构可增大受*面积,使食物速熟。足尖多成**状。主要用途是煮粥。在新石器时代,即已出现了陶鬲,或有柄、或有耳、或有盖。商周出现铜鬲,并逐渐进入了礼器行列。作为礼器的鬲,在使用时,与鼎有一定的组合关系。如2、4、6个鬲,每与5、7个鼎相配。8个鬲,每个9个鼎相配。

3、甗(yan3):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陶人】甗實二鬴,厚半寸,脣寸。【註】甗,無底甑。【正字通】博古圖,甗之爲器,上若甑,可以炊物,下若鬲,可以飪物,蓋兼二器而有之。或三足而圜,或四足而方,考工甗註:鄭𤣥謂無底甑。王安石則曰:从鬳从瓦。鬲獻其氣,甗能受之,然後知甑無底者,所以言其上,鬲獻氣者,所以言其下也。說文止訓爲甑,蓋舉其具。體言之耳。商有父己甗二,父乙甗,祖已甗,鬲甗二,饕餮甗。周有垂花雷紋甗盤,雲饕餮甗,純素甗二。漢有偃耳甗,皆銅爲之。方言:梁謂甗爲鉹。鉹字从金,旣从金,則甗未必皆如考工爲陶器也。又【爾雅·釋山】重甗隒。【註】謂山形如累兩甗。

分上下两部分,或分体,或浑体,中间有箅子,两者结合的一种蒸食器。陶制或青铜制。多为圆形、立耳,少数为方形。甗的主要用途是蒸饭,下部煮水,蒸气通过中间的孔将上部的米蒸熟。甗主要为日用器,亦兼作礼器,并与鼎、簋、盘等配合。

分上下两部分,或分体,或浑体,中间有箅子,两者结合的一种蒸食器。陶制或青铜制。多为圆形、立耳,少数为方形。甗的主要用途是蒸饭,下部煮水,蒸气通过中间的孔将上部的米蒸熟。甗主要为日用器,亦兼作礼器,并与鼎、簋、盘等配合。

打印转发关闭分享到:

声明:

1、任何注明“来源:3158饰品网”的文章、图片等资料,其版权均属3158饰品网所有,任何个人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、发布、传播。已授权的个人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3158饰品网”,否则,3158饰品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
2、任何非注明“来源:3158饰品网”的文章、图片等资料,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、网站等的资料,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。3158饰品网转载该资料,并不代表3158饰品网同意其观点,3158饰品网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该资料仅供读者参考,请自行甄别,判断真伪。

3、因为作者的信息不明等原因,3158饰品网使用部分文章、图片等资料的报酬未能及时支付,在此深表歉意,相关权利人可与3158饰品网联系。

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,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、真实性和准确性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,我们核对情况属实,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。[删除申请]

咨询项目,请扫微信二维码。
微信扫码
在线咨询
领取资料
微信扫一扫、长按二维码、点击“在线咨询”,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,立即咨询加盟项目。

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,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、多了解,降低创业风险。

©2004 3158招商加盟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

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: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