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手机、家电、钟表等传统商品领域,“保修期”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。但在家具、建材产品等领域,许多消费者却知之甚少。由于国家标准规范缺失、市场监管不够完善,一些商家为吸引消费者、获取利益,故意设置保修“陷阱”。近年来,家居行业频频曝光的保修期问题,更是将家居业保修的乱象推到风口浪尖。
其实,在一定时间内,家居产品也能享受“包修、包换、包退”。然而,家具、建材产品的保修期是多少?保修包括哪些范围和内容?家居产品保修中到底有哪些陷阱?保修期与保质期仅一字之差,中间又有何区别?面对各家居产品参差不齐的保修现象,消费者又该如何明明白白消费,维护自己的权益呢?
PART1:无统一的“三包”标准家居产品保修规定乱
家居行业至今为止还没有统一的三包规定。由于国家没有硬性要求,所以商家们往往“各自为政”,以少则两三年、多则十余年的保修期作为卖点和噱头。此外,也有一些行业协会制定自身品类的相关规定,但往往也语焉未详,缺乏**性。
PART2:家居产品出现问题保修难难在哪里?
除了上面所说的,缺乏行业标准,商家对保修期的说法各执一词外,导致家居产品售后保修难等顽疾出现的原因,还与消费者本身缺乏**意识、缺乏凭证、保修范畴不明确、难以联保等因素相关。
PART3:行业人士支招别被“保质期”蒙蔽了
业内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,*好在**店家购买建材产品,并索要购物凭证,要求商家出示商品的相关合格证书及保修卡,要看清楚购买合同和厂家**的售后服务范畴,尤其注意保修的期限及其具体内容。此外,消费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:商家在**售后服务时,往往会有“保修期”和“保质期”两种概念,这两个概念实际上是有区别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