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玉文化之神秘的巫术

2014-04-08来源 : 互联网

距今5000多年前,有两片土地上的中国古代先民,却几乎同时为后人留下了高度发达的玉器文明,一个位于长江以北,一个位于长江以南,他们使用的玉器复杂而精美,造型奇特而抽象,总数则超过了5000件。

在如此遥远的年代里,相距几千公里的不同氏族部落中,先人们不约而同地耗费*大人力来制作精美的玉器,人们不禁要问:是什么人制作了它们?又是谁生前能拥有这些稀有的珍品、并把它带到死后的世界?它们的用途又是什么呢?

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古方介绍说:距今5500年的时候,北方是“红山文化”,南方是“良渚文化”,都在普遍的使用玉,玉已经在当时的**生活中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了。

在东北的“红山文化”中,一种猪的头和蛇的身子复合而成的玉猪龙是当年*典型的玉器,此外还有管状的玉箍形器和片状的勾云形器等。

而在南方的“良渚文化”中,发现的器型却**不同,有柱型的玉琮、三叉型器、玉钺、玉璧等等。

它们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?

“红山文化”因*次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的红山而得名,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,年代距今五六千年左右,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。

“良渚文化”遗址*初在1936年被发现,位置在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,之后,周边的遗址陆续被发现,它的范围北边到达江苏常州一带,南边到达*塘江沿岸。从时间上看,“红山文化”的玉器比“良渚文化”要早1000年,会不会是红山的移民把对玉的尊崇传播到了太湖地区呢?这两种文化的中心区域相距数千公里,即使在有了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今天,从赤峰一带到太湖流域也不是十分方便的,在几千年前,古人之间有可能产生密切的交流吗?

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卢兆荫认为,在那么早的时候,距离那么远,应该彼此是没有沟通联系的,是各自发展的,所以它的器形也不一样,从制作工艺方面来看也不一样。那么,这些造型奇特而毫不相似的玉器在当年会有什么样的用途?它们的功能是一样的吗?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,解读这些玉器造型背后的含义,或许是我们与古人对话的**方式了。玉猪龙是“红山文化”*具有代表性的玉器,而抽象而生动的C型玉龙是“红山文化”玉器的代表之作,被誉为“****龙”。

学者的目光开始聚集在那件玉猪龙身上。

玉猪龙的名称源于这种玉器*特的造型,它由一个猪的头部和一条蛇的身子组合而成,肥厚的双耳高高耸起,在头部形成两个三角形,双眼圆睁,宽大的眼眶将双眼连成一个整体,嘴巴微微张开,嘴唇向外突起。

猪*后面的身子弯曲成圆形,恰如一条蛇的身躯。让人不解的是,古人为什么要将玉器琢制成这样一个奇特的形状呢?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张广文认为,在远古时期,这种对动物的崇拜是很多的,而且这种动物崇拜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图腾,就是氏族的一种代表,这种动物往往是被**的,我们看到“红山文化”玉器里的这些动物,也是被**了的。在“红山文化”墓葬遗址中,出土了大量随葬的猪的骨头,这也正印证了红山先民对猪的图腾崇拜。

出于对猪的崇拜,将玉器制作成猪的形象,这样的解释似乎顺理成章,但是,为什么猪*后面的身子却又做成蛇身的形状呢?专家推测,玉猪龙的形象很可能就是后世所塑造的龙的雏形,2000年后的商代,玉龙的形象更为丰富,但其中圆形玉龙的造型明显能看到玉猪龙的影子。或许,古老中国对龙的崇拜正是源于遥远的“红山文化”。而在“红山文化”中,还发现了中国目前出土年代*早、体积*大的龙型玉器,它高26厘米,身体卷曲,犹如字母C的形状,因此又称它为C型玉龙。

玉龙使用一块完整的玉料圆雕而成的,卷曲的身体刚劲有力,而高高飘举的鬃毛则给人一种强烈的动感。古人在给玉龙钻孔时,极好地把握住了它的重心平衡,专家做过实验,用绳子悬挂玉龙,它的头尾恰好处在一个水平面上。和C型玉龙一样,每件玉猪龙的背部也都有一个穿孔,出土时,它们大多摆放在死者的胸前。而*让人惊奇的是,在红山文化近一万平方公里的遗址区内,出土的所有玉猪龙,无论从整体的造型到细部的处理,都惊人的一致,这说明在当年的氏族部落内,人们对玉猪龙的制作有着严格的规定。

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明认为,他可能专门有一个制玉部落,在专门造这种神玉,根据当时人们能达到社会思维的*佳状态,来进行加工制作,*后被流通到或者交换到部落里去。那么,这些有着严格制作规范的玉猪龙,它的主人是谁呢?它们仅仅是供主人赏玩的装饰品吗?

当考古学家综合考察了“红山文化”出土的所有玉器后,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:几乎在所有的玉器上,都有不同形制的穿孔,这是为什么呢?专家于明认为,为什么带穿孔,比如说鸟后面有牛鼻穿,还有勾云形佩,你把它翻过来都带牛鼻穿,为什么,他都是为了缝制在衣服上使用,如果说一个“红山文化”的玉器没有孔,或者孔位置打的不对,你就要考虑这件东西的真伪了。红山先人把这些玉器缝缀在衣服上,或者系挂在身上,是出于装饰的目的还是有其它的用途呢?专家经过考证,发现拥有丰富玉器陪葬的墓主人,在当年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,他们掌管着部落祭祀的神权,是祭祀中沟通天人的大巫师。

专家于明给我们勾画了古代先人祭祀时的场景:

一个部落遇到重大的事件的时候,比如说战争,比如说农耕,比如说其它的涉及到部落很重要事情的时候,他们总要祈求上天,得到上天的回应,他们希望上天给他们做出指示,有可能是部落*领本人兼大巫师,有可能是有专门从事的大巫师,穿上一件法衣,这件法衣外面,就缝缀了很多“红山文化”的玉器,比如说有弓玉形佩,有小鸟、龟、猪龙等等,然后他开始做法,他要进入一种疯狂的状态,要直接和天对话,他就通过身上这些玉器来和天对话,通过他身上的这些玉器传达给天上,比如说他就问我明天去打这个战争,我们能不能赢啊,这个时候他是一种昏迷状态下的问,这个时候呢,上天通过他身上的这些玉器告诉他,说明天你可以去打或者不能去打,这时候他**是没有意识的,他说出很多话,旁边部落的很多人就听到这些话,分析出结论,他清醒以后就领着大家拿着各种武器就去战争,打胜打败是另外一回事,是上天决定的。人们有理由猜测,在那个还没有进入王权统*的时代,在远古盛大的祭祀活动中,神圣的巫师在人们的簇拥下,高高举起那象征着上天意志的玉器,祈求着上天能通过这些通灵的神器,把福祉降临到他们身上。“红山文化”的代表玉器还有玉箍型器,是一个上大下小的椭圆形圆筒,对于这种玉器的用途曾有过各种猜测。

有人认为它是套在手臂上的一种装饰物;有人则认为它是一种实用的器具,是用来舀稻米的。现在有了一种更合乎情理的猜想,由于这些玉箍型器大多出土在死者的头部上方,而且在玉器底部有两个小孔,专家认定它应当是束发的器具,那两个小孔可能就是用作别发簪的。专家于明认为,做法的时候,把它放在脑后,做法晃动头的时候,它随着头而晃动,是这么一个功能。勾云型器也是红山文化*有的玉器,它大多出土在死者胸前,背面有穿孔,专家推测,这应当也是缝制在衣服上的一种大型法器。

于明介绍说:大巫师做法的时候呢,他一定要戴一个弓玉形佩,这个弓玉形佩很抽象,经过我个人研究,它象征着风、象征着云,象征着无穷无尽的天,这个佩一定要佩在身前,然后他主要通过这个佩来通天。另外,在“红山文化”中还出土有玉鹰、玉鳖等小玉器,这些玉器对自然界动物的模拟非常神似,而它们的用途无疑也是祭祀中的一种神器。

据专家掌握的数据,目前发掘和传世的玉琮有300多件,不同的专家对于玉琮的用途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,它们的种类竟然多达20多种。如果说“红山文化”中的玉器主人是享有至高权利的巫师,那“良诸文化”里玉器的主人又是谁呢?如果它们也是传说中的巫师,两处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造型为什么会截然不同?难道它们有着更特殊的寓意?就在良渚这片区域,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几千件玉器,它们用复杂的工艺制作而成,按照一定的规则陪葬在墓主人的周围。玉琮是“良渚文化”中*常见的玉器。这些玉琮虽然高度和大小并不一致,但基本的造型都是内圆外方的柱状体。它们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,在当年没有金属工具的情况下,古人需要用原始的工艺,经过长年累月的琢磨打钻才能制作完成。

专家对于玉琮的研究也是经年累月,答案不尽相同。

有的专家认为玉琮是神吃的肉片;而有的专家认为它代表饮食生活中所使用的烟筒;还有的专家认为它的外形是从手镯演变而来,是手镯的一种变化物。另一些专家则把它与生殖崇拜联系在一起,古人把男性的生殖崇拜物称为“祖”,玉琮的中间是空心的,应该是一种盛放生殖崇拜物的套盒。但相反的意见却认为,玉琮中间的空心恰恰表明它与男性生殖崇拜没有关系,它是女阴崇拜的代表。更多的专家倾向于这样的意见,他们认为,内圆外方的玉琮,应该代表着中国“天圆地方”的观念,玉琮的内圆代表天,外方代表地,而中间的圆孔表示天与地的沟通,古人这种天圆地方的观念一直延续到封建王朝的晚期,比如,祭天的天坛是圆形的,而祭地的地坛是方形的。

但是,也有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,他们认为古人虽然有天圆地方的观念,但是这种观念是否在5000年前就已经产生了是值得商榷的。

具体到玉琮的实际用途,不同的专家也有不同的看法。

有的专家认为,在祭祀时,玉琮的中间会插上一根木棍,它的功能是沟通天地的天地柱。

如果这种猜测是正确的,那么,在出土玉琮的墓葬中,还同时出土了大量的玉璧,它们与玉琮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?专家发现,几乎所有玉璧的圆孔都与玉琮的圆孔差不多大小,这个细节让一些专家提出了一个猜想,他们认为在祭祀时,玉琮和玉璧的中间会用一根木棍把它们串联起来。一种观点认为,在祭祀中,玉琮和玉璧应该是联合起来共同使用的。也有专家对这种玉琮玉璧联用的说法不以为然,他们的理由是,在墓葬中玉琮和玉璧的数量很难匹配,有时候玉琮的数量大大超过玉璧,而有的时候情况又恰恰相反,如果是用玉琮和玉璧联用祭祀,那到底是一个玉琮佩几块玉璧,还是一块玉璧佩几个玉琮呢?这种推测好像也很难自圆其说。

另外,更重要的证据是,几乎所有的玉琮都制作的极其精美,而玉璧则要粗糙的多。专家们众说纷纭,关于玉琮和玉璧的用途,谁也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。但是,有一点他们没有异议,无论这些玉器的具体用法是什么,但毫无疑问,在当年它们不是实用的器具,而是祭祀仪式中的一种神器。如果说“良渚文化”的玉器都是祭祀用的神器,那在玉琮表面刻画的一个像人又像兽的图案,它的含义又是什么呢?为什么几乎在所有的玉琮上都刻有这样的标记?甚至,这种标记还出现在其它不同种类的玉器上?它是一个氏族部落的标志?还是有其它的寓意呢?

研究员古方介绍说:玉琮的图案比头发丝还要细,你不知道是怎么刻出来的,那时候**没有金属工具,第二没有车床,它那么细的东西,你用肉眼都很难看清那个纹饰,怎么做出来的现在不知道,也没法复原。通过在摄影机镜头下放大的图像,从整体来看是一个神人骑在一只怪兽身上。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神人面部的五官,大小套合的圆圈代表神人的双眼,圆圈两侧的细线表示眼角,中间是鼻子,下部的方格代表张开的双唇和牙齿,神人的头上还戴着一个高大耸立的头冠,头冠上的细线代表着五彩的羽毛,神人和兽面之间是它的双手,肘部弯曲成一个奇特的形状,十指分开伸向兽头,兽面的五官也被抽象和夸张处理,*下端是兽的双爪。神人兽面像的整体形象就像是一位面目庄严的男子,头戴羽冠骑在一只*大的怪兽身上,让人难以想象的是,如此复杂的图案,竟然是在几厘米的范围内刻画的。

专家认为,神人应该象征着巫师,下面的怪兽是一只*大的老虎,它的含义是巫师骑着正在疾驰中的老虎,上天周游作法。在其它出土玉器上,专家还找到了巫师头戴羽冠的证据。几件玉器虽然形状**不同,但都被称作玉冠饰,出土时,它们都摆放在死者的头部位置。专家推测,它应该是当年的部落*领佩戴的头冠,玉冠饰上的圆孔可能就是用来插嵌羽毛的。在当年,掌握着祭祀神权的巫师通常也是一个部落的军事*领,而陪葬在墓中的玉钺则是这种军事统率权的象征。

当人们总结“红山文化”和“良渚文化”玉器的用途时发现,这一时期的玉器与后世玉器的性质截然不同,它们代表着一个神秘的巫玉时代。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杨伯达认为,我觉得他任何的军事行动、生产、狩猎、种植和解决氏族之间的关系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都离不开巫玉神。人类文化学者这样推测巫师出现的原因:当生产日益发展,聚集在氏族部落里的人口越来越多,财富上的不平等出现了,这个时候需要更高程度的凝聚力,而原始宗教可以激励人们忠于一种共同的事业,大规模的宗教献祭活动促使了巫师的出现,而掌握神权的巫师,同时也是一个部落的*领,他们也正是后世帝王的前身。就这样,当原始的玉器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色彩,一个部落的力量被凝聚了起来,他们投身于这种复杂的原始工艺,把自己的生命和信仰,倾注到每一件玉器的制作之中。当他们在巫师的召唤下一次次走向祭坛,焕发着神秘光芒的玉器就无可阻拦的成就了史前社会*辉煌的一个文明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明认为,正因为有了玉这个时代,人们在重大事情上很快就会统一思想,这对于当时进行的战争、融合,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历史走到距今3000多年的时候,史前部落生活的土地进入了一个王权统*的时代。玉雕身上沟通神灵的功能逐渐消隐,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充满威严的王权之路。

历时数千年的古代玉器,也从巫玉时代走到了王玉的时代。

标签: 玉文化

联系电话:023-62873158      地址: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-1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渝B2-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-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

Copyright©2004-2021 3158.CN.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: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